本人自幼习练武当赵堡太极拳,并从事太极拳教学工作多年,略有少许心得,在此抛砖引玉,望同仁指正。我个人认为,要教学好太极拳,应从以下三点着手;
一,首先要对太极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。
太极拳是将中国的阴阳古典哲学原理,用之于拳理的拳法,使人们能够至大至极地发挥其各项能力和能量的拳种。它来源于‘道德经,易经;主道家一脉,旁及儒释医兵。把老庄道学的无为,虚静不争,柔弱胜刚强,知机,积气。孔孟学说之中庸之道,佛家之空灵舍己,无形无相,医理之气血,经络关系,兵法之动静虚实等,融合为一体,皆为太极之用。其拳中兴于武当丹士张三丰祖师,完善于明末的王宗岳和蒋发师徒。所以,习练太极拳应从中国古代先哲的修身养性处入手,认真体悟神意气之妙用,才能领悟到太极拳之奥妙。
二,在日常教学中奉行‘三多和三心;所谓三多,就是教练应做到多讲,多示范,多指导,学员应做到多听,多看,多练。在常规的教学中,教练先要多间讲本节所学动作的名称,要点及要求,以及练习中常出现的错误地方,等学员听明白了,再多次示范每个所学的动作的正面和背面的,最好把每个动作都分成四个环节来教,让学生跟着模仿练习。等学员基本掌握动作后,让其自己练习,然后再巡回观看和纠正动作。教练在讲解时,学员须认真仔细听讲,先从思想上有个认识。当教练做示范时,要多看,一要先看手的运动线路,二看脚步的虚实进退转换。三看手脚身的整体动作。看懂了记在心间,再跟着练习。切勿一开始就又看上有看下,这样是很难掌握的。先跟着练会了,就要单独自己练习,反复多练知至完全掌握为止。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多问。听懂了,看懂了,脑海中记住了,就要从肢体上展现出来,才算真正掌握了。至于放松方面,除了教练的指导,自己也要多体悟。另外在教学中,教练要对学员因材施教,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传授什么拳.多于青壮年纪体格好的,要教授以舒展大方.大开大合的大架为主。年老体弱者要以修身养性的小架为主。总之要灵活,不可死板硬套。俗话说;没有教不好的徒弟,只有不会教导师傅。所谓‘三心;即信心,耐心和恒心。在决定习拳时,要坚定信心,相信通过长期的锻炼,一定能把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,切勿今天学这个,明天学那个,到最后什么以学不成。耐心,就是在习练中要有耐心,一招一式的慢慢学,不心浮气燥,按教学要求,不要贪多贪快。不然,前面的基础没打好,就去学后面的动作,到最后还是一知半解的练不好。恒心,就是要持之以恒的天天练习。俗话说;一日练一日功,一日不练十日松,切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这样到最后也是半途而废。
三,在练习拳架时,最好不要用音乐伴奏。练习时应全身心投入。如果以音乐来配合打拳,只能增加动作的节奏性和观赏性,却使养生健身的功效大打折扣。总之,学练太极拳,只要教学方法正确,准确把握动作要领,按层次有序化的逐步加以领悟,持之以恒,再加勤学苦练,相信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的健身效果。
本文发表于武当杂志2011年第三期
文章相关联传承人传承关系及现代拳师联系方式请点击下侧链接:
武当赵堡太极拳推广中心
备案号:琼ICP备17004855号-3
本网站技术支持:黄老师(海南省三亚市)